当前位置:主页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初中生情绪智力、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9JvNXvs0BuNBt0BdltXoQ

提取码: bys5


部分内容展示

心理虐待作为虐待的一种形式,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但由于它内隐性的伤害结果和抚养者无意识的伤害行为而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心理虐待对儿童造成伤害的表现形式与身体虐待有所不同,身体虐待具有外显性,通常会在儿童身上留下明显的受虐痕迹,而心理虐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一般具有内隐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不容易被察觉。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父母在对孩子做出以上类似行为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是一种虐待行为,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多大伤害。因此本文对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初中生情绪智力、人际信任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积极的关注和关心。

1、心理虐待

1.1 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Psychological Abuse)也人们被称为精神虐待、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等。由于“心理虐待”一词不但包含了“情感虐待”所具有的情感伤害,而且还包含了认知等受虐儿童的心理活动,以及虐待形式中的忽视行为,因此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用。

1.2 心理虐待的相关研究

心理虐待,最早是以“心理创伤”这个术语出现在1942年的美国儿童保护法上[1]。长期以 来,心理虐待很少被人们提及,也未象身体虐待、性虐待那样长期受到儿童保护机构的重视。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心理虐待的后果没有外显特征可观察,也没有实验或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来佐证,所以一直处于被冷落忽视的状况。儿童心理虐待受到相对忽视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定义问题。由于存在社会和文化差异,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释义。
Rosenberg[2]提出,心理虐待领域的研究由于未有一致性使用的定义问题而被限制。因此,统一、公认的心理虐待量表也不多见。
Brassard[3]认为心理虐待是儿童虐待与忽视的核心问题,它构成了儿童虐待与忽视各亚型的基本成分。心理虐待理应成为世界儿童保护工作的中心问题。但国内很少进行专题研究。
王春梅和刘爱书[4]提出有研巧表明在儿童期受过虐待的个体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存在注意偏向,对于具有威胁性的信息存在记忆偏向。
康复论文
相关研究发现,个体在儿童期遭受的心理虐待越多,成年后就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低自尊、情绪失控、强迫等心理问题,且长期处于心理虐待环境下的个体,不仅不能准确觉察、表述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在情绪监督能力上也会受到一定损害。儿童期心理虐待具有无意识性和隐蔽性,但给儿童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却持久而深远。譬如,有学者在调查中发现,青少年在儿童期是否受到心理虐待,对其情绪表达和情绪识别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影响;Aust(2013)[13]认为述情障碍受到早期情感忽视的影响;有的学者的研究也都证实童年心理虐待对述情障碍具有预测作用;国内魏吉槐(2012)等人[14]的研究也证实,个体遭受的心理虐待经历越多、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出现述情障碍,在情绪体验和表达方面越困难。我国学者王飞[15]发现心理虐待与情绪智力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及情绪监控、情绪利用、社会能力三个维度在心理虐待和忽视、友谊质量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他学者认为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实际上是对儿童情感需求的忽视行为,并发现这种教养方式将会对儿童的情绪评价和调控能力有负面影响。
上述研究说明,心理虐待程度越高,个体在情绪的监督、体验、表达、识别、评价等方面越困难,而这些特质又与情绪智力的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他人情绪管理、情绪利用等维度紧密相关。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