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uYS7qiNWeB5M9OsWXcXpQ
提取码: nt7c
部分内容展示
20世纪80年代,英国遗产电影的概念兴起,这一类型的电影对传统类型的古装片进行了继承和推广,并结合撒切尔执政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因素。遗产电影作为近年来英国电影唯一明显的标志,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英国遗产电影的一般定义和文化认同心理的分析,引入王室形象塑造历史转向的大背景,进而以电影《至暗时刻》为例,深入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呈现,最终以此为基础得出英国遗产电影与传统文化融合共生后的影响,及其对中国遗产电影的借鉴性,乃至于对我国整个民族电影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英国遗产电影;《至暗时刻》;人物形象;
更多范文
1986年,英国电影史学家查尔斯·巴尔(Charles Barr)创造了“遗产电影”一词,用来描述20世纪40年代在英国电影中呈现国家遗产的爱国主义电影。1993年,另一位英国学者安德鲁·希格森(Andrew Higgson)重新理论化了遗产电影的概念,声称它是1980年以来在英国遗产产业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强调了呈现英国传统文化的电影类型。
虽然遗产电影的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学者们提出,并在后来的讨论中逐渐被认为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电影(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但是遗产电影的准确定义一直没有被学者们明确界定。Andrew Higson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使用这个术语并试图对其进行定义,但他也认为其中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对其进行修正。克莱尔·蒙克(Claire Monk)只是简单地说:“基本上,我认为理解遗产电影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它构建为一种批评,而不是对任何特定电影系列或类型的描述。”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必须根据已有的一些描述性语句来概括它的范围:狭义上,它主要是指制作高质量的时期电影和经典改编作品,这些作品通常发生在二战之前,甚至更早时期的英国。道具的制作力求贴近历史现实,描绘中上层阶级的生活。依此,最为典型的遗产电影有:《烈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1981)、《同窗之爱》(Another Country,1984)、《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1985)、《莫 里 斯》(Maurice,1987)、《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1992)、《疯狂的乔治王》(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1994)、《理智与情感》( Sense and Sensibility,1995)、《伊丽莎白》(Elizabeth,1998)和《公爵夫人》(The Duchess,2008)等。而广义上的遗产电影则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与主角设定,凡是背景设置在当代但涉及到遗产主题、影像风格和情结的电影,都可以被视作遗产电影,描绘的人物亦扩展至各个阶层。在此意义上,《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1994)、《诺丁山》(Not-ting Hill,1999)、《新娘与偏见》(Bride and Prejudice,2003)、《奏出新希望》(Brassed Off,1996)《奥兰多》(Orlando,1992)、《BJ 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 Di-ary,2001)等亦可归纳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