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MzvK9idIQXKGHbFPFjcaw
提取码: rg76
部分内容展示
舞蹈情感是编导和演员对社会感知的集中体现,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属于内在的心理活动,必须通过外在的人体动态来展现(其中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二者互为表里,相互关联、共同存在于人体舞蹈艺术中。本文对舞蹈《八班教室》的情感表达与表达方式进行个案分析,认为舞蹈中情感的表达取决于演员不断地从生活中提取鲜活的资料,不仅要正确的理解编导所要表现的内容,更要通过对角色的体验从内部到外部“真实”的再现角色的情感。而校园舞蹈更是应该以学生为主,指导教师为辅。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创作,在作品中融入情感,在表演中迸发情感,以此促进大学生在作品创作、艺术审美、艺术表演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情感的表达是指将内部情感通过某种形式呈现于外部,以影响和作用于他人。而人的各种情感,无论初级还是高级,舞蹈都可以充分,深刻,淋漓尽致地给予表达。舞蹈技巧和情感表达相辅相成,构成独特的舞蹈艺术。舞蹈《八班教室》以情感贯穿整个作品,讲述了“八班教室”所蕴含的精神遗产以及老师的默默奉献,代代学子的英勇担当。目前关于舞蹈情感及舞蹈表演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内容都较宏观,缺少具体的案例分析。鉴于此,本文以舞蹈《八班教室》为案例,以表演者的角度,探析结在表演中的情感体验与反思,探索通过编演间的交流,使表演者重视对情感的体验,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从而更加准确的塑造角色形象传递作品情感。
情感表达对舞蹈的呈现是至关重要的。杨丽萍曾在央视春晚演出《雀之恋》过后的一次采访中说:“在台上跳舞,就一定要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有人问过我说:‘你觉得你在舞台上跳舞,观众给你热烈的掌声,你是什么感觉?’我说:‘就像是听到小河流水的哗啦声,因为跳舞本来就是一种自然,是一种和世界沟通的方式。’”
“以“情感分享”为宗旨的美国编舞伊丽莎白·洛克萨斯·都布莱斯在“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六季”《梦·三则》中编了一支独舞,她说:“舞蹈就是要分享,你不可能不动感情地跳舞。我希望能和观众分享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让他们感受到舞者在跳什么,在离开剧场的时候能带着美感。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因此产生共鸣。我们拥抱,不是感知拥抱,而是感受内心的温暖。”
通过国内外的事例我们可以发现,在舞蹈中,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思想,是最受群众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的本质是表达"情",是一门抒情艺术。舞蹈是用舞者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有的舞蹈表演都要建立在情的基础上,只有将最真实的感情用于每一个动作中,用自己的心灵舞蹈,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感情,才能表现出最能打动人的舞蹈。
本文以表演者的视觉进入,主要基于笔者的表演经历及资料文献进行总结,对舞蹈表演过程中情感的把握易相对主观。而人与人之间存在认知的差异,且情感是内在的,不可量化的,让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达成共识,是有困难性的。因此,本文建立在对作品、角色、音乐情感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共情所基于的文化共通性、审美共通性在情感方面达成的共识予以解说。
舞蹈的情感表达一直是一部舞蹈作品的重中之重,人物形象的树立以及突出作品内容等都是靠舞蹈的情感表达去展现的。可以说一个失去情感表达的舞蹈是一个失去了灵魂的舞蹈,也就失去了舞蹈的意义。情是舞之“灵魂”,舞蹈情感以舞者为媒介进行表达和诠释。因此,无论是从事课堂教学还是作品编创,关注舞者在舞蹈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重视舞者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舞者作为舞台呈现的主体,表现强烈的情感起伏,如何充分理解编导赋予作品的情感,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快速进入角色的环境,重视情感在内心的酝酿、积淀和转化,经过二度创作,使自己与作品最重要的核心——情感有机融合,并能够引领观众深入其中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