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F6g58sKqzhzS2Pt6spgBQ
提取码: 31fv
部分内容展示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历来备受关注,但是史书和当朝人的笔记中所记录的却是两种风格;或一味批判,或批判之中带有同情,侧重点不同。而在后世众多文人笔下的唐诗创作中又表达出了独特的意味,演绎出了感人缠绵的爱情悲剧。在流传的过程中,文人受到史书,民间传说,道教在唐的盛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李杨爱情故事所蕴藏的意味越来越深厚。因此本文从李杨故事唐诗概述入手,接着分析李杨爱情故事接受的不同范式,在找出造成唐诗创作中这些不同的接受态度的原因以及对后世文学带来的影响,最后做出全文的一个总结。
“李杨爱情”故事本质上作为一种历史题材,记述了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在大唐由盛及衰的历史走向中所影响和被影响的一份史实。从历史角度来看,盛唐至中唐的转折必然存在其政治、经济及周边环境一系列的影响因素,李杨之间的爱恨情仇不过是宫廷内围的些许“故事”,而正是“贵妃”的身份与“误国”的结局,将这一段爱情推至风口浪尖,着实引起了后世的唏嘘及文学的多重表述。
作为一种具有召唤性结构的历史题材,唐诗对李杨故事的接受随着唐朝兴衰变化也悄然发生了转变,从盛唐的赞美,到中唐的反思,再到晚唐的平反,不同的诗人在不同时期对李杨故事有不同看法和接受程度,不同时期的不同诗人对李杨故事又有新的认识。政治环境、文学背景、时代特征等等都是唐诗在对李杨故事的接受中不断流变的原因,诗歌的产生离不开诗人的产生,故事的演变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演变,李杨故事不仅仅是一时的故事,更是代代传承中的故事。
学界关于李杨故事唐诗的研究在对象上比较集中,在内容上比较丰富,呈现由点到面的趋势,以下是笔者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张中宇的《白居易<长恨歌>研究》对《长恨歌》主题研究进行了分类和概述,并进行了一定的辨析,通过对“一篇长恨有风情”的考辨和《长恨歌》内容分析,得出《长恨歌》是“动之以情”的婉讽主题。付兴林导师的硕士
论文《<长恨歌>主题界定及其魅力探源》对“讽谕说”提出了质疑,从白居易的创作心境、情感世界和诗歌分类入手,论证了“长爱”的主题,并从赏美、思美、寻美三方面详析了《长恨歌》的艺术魅力。靳极苍的著作《长恨歌及同题材诗详解》列举了唐诗中有关贵妃题材的诗作,并对文本进行了赏析,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深入的归纳总结、研究和分析。硕博
论文中,叶丹菲的硕士论文《唐诗贵妃题材研究》提炼了诗作历史演变的特点,以要素的形式来说明唐诗的变化规律,重点对杨玉环的形象进行了归纳整理,并阐明了原因,还从社会文化角度解读了杨玉环的文学价值。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自唐诗开始,无论是正统文学亦或是平民文学,在对李杨爱情故事的接受上存有差异。从对二人故事的接受学角度考察,人们或同情歌颂帝妃爱情,或将李杨爱情上升为家国天下的高度,对其进行抨击批评。。唐诗中对于李杨爱情故事的接受上呈现多元性和传承性,并为后人文学创作中如何接受李阳爱情的态度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散见于唐诗中的有关李扬爱情故事的篇章进行整理,并分析唐代诗人接受李扬爱情故事的不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