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福建省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furGhPRP-TpvZaRTiBx7Q

提取码: rz9h


部分内容展示

自200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以来,一直困扰着农村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社会现象也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推行而渐渐减少,新农合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是否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新农合制度的施行是否使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高,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公共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为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现状,而后通过分析福建省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现状,对福建省的实地调研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对现行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医疗保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更多范文
实证论文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常态,也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决定健康的因素众多,其中医疗卫生对改善人类的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国人民对医疗卫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医疗服务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医疗服务需求大大增加。自古以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进而导致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远远低于城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地区卫生事业逐渐发展,农村地区开始建立起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医院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极大的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较高的合作医疗覆盖率也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卫生健康状况。8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发展发生巨大变化,医疗保险覆盖率不断下降。根据全国卫生调查,我国1993年和1998年的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下降到12.8%和6.5%。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我国进行试点推广,虽然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对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满足,但由于该制度实施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相较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其补偿比例低,抑制了农村居民将医疗服务需要转化为真正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真正减轻农民医疗支出负担。根据调查显示,我国79%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居民基本是完全自费医疗。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不断凸显,居民患病未诊的现象相当严重,其中,患病农民应未就诊率高达45.8%,而未住院率也达到了30.3%。根据国家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仅次于“收入问题”,成为中国居民最关心的话题。福建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以来,农村居民医保覆盖全甚100%行政村。县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和水平,努力为农村居民创造一个安全、价廉、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在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但随着农村居民医保制度的深入开展,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较低、医疗设施资源配置不足、医疗队伍建设薄弱、农村居民对政策的认知度不高和参合及时性有待优化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项制度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推进农村居民医保制度从“制度建立”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构建农村居民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