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文献综述怎么写
大四学生要写综述,作为收集资料进行课题研究的锻炼;研究生要写综述,作为开始课题前的科研基础工作;高级科研人员要写综述,作为承前启后、研究现状、开拓未来的指导。
01
文献法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按照文献学的观点,科技论文分为原始论文和整理论文两类,凡由研究工作实践中积累和直接总结经验而写成的论文,均称整理论文;凡只有自己的部分经验和资料,但大多是从别人的研究经验和资料中写成的论文,称整理论文,称整理论文,或称文献综述。
文献学是作者对某一学科领域内某一时期公开发表的文献,经过广泛的搜集和阅读,对其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归纳、摘录或翻译,有目的地将大量零散的文献资料分别整理、分类、归纳、综合,所写的一篇专题性的情报研究论文,可以说明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因此认为综述是建立在初级文献和次级文献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文献,也就是初级文献。
经过对比可以发现,综述论文不同于原始论文,因为综述论文不是对某个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及其结论的报道,更不是对论文内容的摘要和索引,不能简单地罗列文献。评述是对多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比和评述,以获得较高水平的文献资料的综合论述。
02
回顾的类型
从总体上看,就是一个专题,按年代和学科发展的历史阶段,由远而近,综合分析,反映该专题的研究进展。报告重点介绍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内容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其主要特征是学科发展阶段的划分具有准确性,每一阶段都要有代表性文献,旁支文献从略。
着重介绍了某一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进展。与其历史与现状无关。该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对当前的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笔者从多个方面对事实、现象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一些新的、尚未成熟的研究课题或疾病文献作了简要的综述。
对几种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整理不同意见的材料,单独陈述。这种回顾的关键在于讨论,而时间顺序和具体结果并非要点。但是学术争鸣性综述对原文的引述要严格,“综合”与“述”应使用原文的事实和观点,而不能使用原文的观点和分析。
03
总结的作用
以文章的形式浓缩,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情报信息。它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摘要是在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凝结而成的情报文献,提供综合信息,指导科学研究。读者只需阅读它,就能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最新的综合信息,了解学科(专业)新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在把握学科动态的基础上,及时指导自己的工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提供参考依据。
评述论文一般列出相关参考文献目录,为专题文献报道提供方便,便于回溯检索。特别是在缺少专门的检索工具时,往往可以利用综述作为检索工具,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获得必要的原始文献线索。
3.反映当前趋势许多综述文章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撰写的,可以作为决策依据。
本文不仅对研究成果、资料、纵横对比进行了客观的叙述,而且还提出了专家的意见、预测、建议等,使综述成为科研管理部门了解科学发展脉络的一个重要窗口,为科学研究决策提供参考和参考。
撰写综述需要查阅大量的原始文献,并加以整理和研究。它一方面是科研人员获取一手情报、掌握自身专业研究状况的重要手段;
因此,撰写综述文章通常是选择题目,撰写学位论文,快速阅读,分析整理,综合归纳,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04
综述的写作方法
在进行文献综述之前,首先要确定选题,然后广泛收集和阅读与选题相关的文献。文献法中的选题可以是近年来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进展,反映出某一分支学科当前的研究进展,介绍某一研究主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等。选材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题目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贪大求全。在选择专业和研究课题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客观条件,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或与自己的学科专业和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二是要考虑实际需要。在今天的科研、教学工作和临床医学中,主要是选择那些经常遇到而目前还没有解决,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广泛收集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这方面的工作除了依靠平时的积累外,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可首先收集资料,然后确定题目;也可先确定题目,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收集资料。自然,二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即在平时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选题,再根据课题补充搜集素材。文献学是文献学的“序曲”。
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选择一些近期发表的综述、综述,因为这样可以了解到相关专题的概况,而又省去了寻找和阅读大量原始文献的时间。但对于查获的文献,应先进行一般浏览,以便核对,全面把握每篇文献的内容和重点,做到摘录或笔记,完成选材。
另外,在阅读文献时,首先要阅读文摘和结论,通过文摘可以初步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衡量其学术价值,判断其是否对撰写综述有用,是否有实际意义。可以把查到的文献分为“无足轻重”“有价值”和“非常重要”三种。认真阅读具有“巨大价值”的文献,仔细推敲和深入分析研究,并做好摘要工作,记下文献作者、书目、刊名、年号、卷、期、页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发现、资料、指标、核心观点等)。尤其要重视外文文献的检索与阅读。
构想就是在确定写作主题之后,根据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以及整理与分析的结果,决定如何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介绍与论证的思维过程。大纲是构思的具体化,它包括各级标题,每一段落要说明的论点和论点等等。大纲是文章的骨架,要力求详尽,有层次,有纲有目,逻辑严密。起草的写作大纲,可以说文章已经写得很长了。
①浏览摘录的所有文献,根据所反映的主题内容确定文章的主要段落和段落标题(第一级标题);
②把文献摘录中与第一类标题内容相关的评论放在一起;
③根据第一级标题的内容安排,决定是否将第二级和第三级标题分开;
④对于以上的排版,要着重考虑排版顺序是否合理,标题与内容是否一致,段落是否呼应,论据是否符合逻辑和学科原则。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对问题的论述可从多个方面、宽范围、深层次展开,形式和结构多种多样。
综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题目、作者和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部分、结论、参考文献。
以下重点是题目,引言,正文部分,结论和参考文献5部分。
(1) 标题,标题应对综述的内容起到概括和揭示的作用,要准确、简明,一目了然,与文题相符,切不可小题大做或文不对题。单词的数量通常控制在20个单词。
(2) 引言,又称概论,是正文的引言,可起破题作用,简明扼要地介绍概论的学术意义、内容主题和写作目的,呼应了正文题目,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序言既要开宗明义,又要简短精练,字数一般控制在300~500字以内。
(3) 正文,这是全文的主要部分,以论证过程为主线,一般表现为: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列举证据、分析论点、得出结论,其中大部分还包括历史回顾、现状介绍等。
文章大部分采用大标题下分列小标题的方式展开,每篇文章的开头都要有论据,叙述要有论点,引用资料要有参考文献的原则,尽可能引用近年来出版的文献,引用时要如实反映原文的观点和数据。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文章的字数也应该控制在3000~5000字范围内,如一般的论著。
(4) 结论,即提出总结的最后结论。作者在此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并指出了本文所涉及到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5) 参考文献文章在结尾处有较多的参考文献,这是综述的一个特点。引述文献的意义有三个方面:第一,为了保护知识产权,要明确引述出处,以示对被征引者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要说明综述是言之有据,反映综述的可信度;第三,要向读者提供依此查找文献信息的线索,因此,引述文献都要按正文中引述顺序编码,并注明作者姓名和出处。
当前,国内期刊的参考文献数量有限制,一般不能超过30篇,这些文献应该是作者本人所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引文直接使用外国文字,不必翻译成中文。
本文所说的“搭架”,是指首先对论文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综述,然后按照学科理论的逻辑关系对这些问题进行排序,就像建造房屋一样,根据总体设计将房屋的各个部分搭起来。
将各“房架”的相关问题合并在一个标题下,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写成小“综述”。第二,把这些小品联系起来。这种写作方法的关键在于对每一个小节“综述”(即小节标题)的确定和连接,它关系到小节综述的质量,而抓住小节主题的主线和内容主题之间的逻辑联系是关键。
本文按时间顺序对中国药物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所以形象化的方法被称为“火车接龙法”。
作者必须对这门学科的科学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按照历史阶段分小篇“综述”进行综述。这一写作方法在选取和引用材料时,应注意反映所考察专题的理论发展过程和阶段性成果。
本文认为,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常以一种方法为主,同时又穿插使用另一种方法,这取决于撰写综述的内容和所掌握的文献资料。
不能将两种观点混为一谈,不要将不成熟的(未经证实的或推测的)观点与成熟的观点混为一谈,也不要将原始文献的观点与综述文章作者自己的观点混为一谈。
切忌文献堆积,文献堆积后读者读不懂的,应将原文的内容吃透,经过充分消化、汲取精髓,达到融会贯通,再用准确的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要仔细检查被引用的文献要仔细检查被引用的文献要确保被引用的数据、观点、姓名、术语等的准确性。
禁止抄袭不得允许抄袭,不得在国内外期刊上将一篇或两篇综述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综述论文重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