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kkUwsU4L5NFAcPG-oc_0g
提取码: f92i
部分内容展示
摘 要: 古典名著“红楼梦”,对女性人物的描写无疑是最为成功的文学典范。它既是对女性如歌的倾情赞美,又是女性婉转凄凉生活悲歌。一幅幅如诗的画面,把大观园个性众多的小家碧玉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描绘刻画得阿娜多婆、栩栩如生。晴雯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一个丫头,在贾宝玉众多的侍奉丫环中,晴雯是最受宝玉喜欢的。她美丽善良、聪明能干,其倔强自爱和出污泥而不染的性格,遭到了以王夫人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的绑架而最后被驱逐出贾府抱病身亡。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晴雯”女性形象的分析,从“晴雯”的人物性格、角色定位、以及个性特点所引发的悲剧的三个阶段等方面加以分析,阐述女性悲剧命运分类和至爱困惑的原因。并揭示人性在追求与挣扎中不能摆脱男权社会及男权意识的压迫而显现出来的悲剧意味。
十岁的晴雯因常跟赖嬷嬷到贾府,被贾母相中,后来凭借美貌与才能成为“主子的奴才”,再经贾母送给宝玉。因为晴雯的相貌出众,才能过人,曾“舍命”为宝玉补裘,逐渐成为怡红院中的大丫头。尽管她是奴才身份但性格刚直、暴躁,第三十七回秋纹炫耀从王夫人那得到的几件赏赐的衣服时,晴雯讽刺道: “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我宁可不要,我也不受这口气。”表达了对“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观念的强烈愤慨,表现出了“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此阶段晴雯的生活虽然风平浪静,但是这平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一种随时可以致晴雯于死地的重要隐患,为其悲剧的爆发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论及晴雯悲剧的爆发,要先从“痴丫头误拾绣春囊”说起。在这一回,傻大姐在园中玩耍,在山石背后偶得一五彩香囊,上面绣的是有伤风化的男女之事。碰巧被邢夫人撞见,没收了香囊,并告诉了王夫人。王夫人因信王善保家的一席谗言借查找“绣春囊”之事对晴雯发难。在接受王夫人盘问时,晴雯不卑不亢,表明自己是按贾母的意思照顾宝玉,“宝玉害怕,所以拨了我去外间屋里上夜,不过看屋子……”,与王夫人针锋相对,虽然看起来有力的抗争却也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而到了后来,晴雯则成为王、邢二夫人发起的检抄大观园的受难者。原因是被“痴丫头误拾绣春囊”引发。在经过凤姐对自己的辩白把矛头指向大观园中的丫头:“……况且园内丫头太多,保的住个个都是正经的不成,也有年纪大些的知道了人事,或有一时半刻人查问不到,偷出去了……”再加上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进言出主意。且看王善保家的对王夫人怎么说:“别的还罢了,太太不知,头一个是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模样比别人生得标志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样子,在人前能说会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于是王夫人叫病中的晴雯来验证,虽在病中仍见出有“春睡捧心之遗风”。王善保家之类成功的拨动了王夫人那根敏感的神经,“笨笨的倒好”,又似乎是见不得美的,于是建立了一个荒唐的等式:美=浪样儿=妖精似的东西=黄。检抄大观园的主题由扫黄变为除美务尽,睛雯在这场行动中成为被清除的对象,最终沦为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