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重症监护患者静脉外渗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请输入课题关键词,搜索相关范文

文档下载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DsBbRJJymcUIiO1IcnB_A

提取码: 0rnw


部分内容展示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患者静脉外渗的原因、预防方法、并提出相对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019年7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选取其中62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性别、年龄、有无陪护、静脉输液部位、导管留置时间、是输入腐蚀性药物以及发生静脉外渗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人群与老年患者的外渗发生率最高,无陪护的患者外渗发生率明显高于有陪护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患者的外渗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心静脉输液怀着的外渗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越短发生静脉外渗的几率越高,输入腐蚀性药物的患者外渗发生率显著高于没输入腐蚀性药物的患者(p<0.05),由于患者因素引起外渗者24例,占38.7%;由于疾病因素引起外渗者15例,占24.2%;由于药物因素引起外渗者12例,占19.4%;由于医护人员因素引起外渗者11例,占17.7%,。结论 重症监护患者外周静脉输液致外渗的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为年龄、陪护、导管留置时间、腐蚀性药物的输注。护士需及时识别这些风险因素,来有效预防患者输液渗出及外渗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外渗;原因;护理;更多范文
护理论文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国内的平均静脉输液率高达73.53%,现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途径。临床中因静脉注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ADR)占57.8%。输液渗出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不同年龄人群外渗的发生率为2.4%。这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可能导致治疗周期的延长。
文献报道,国内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为0.1%~ 6%,其中输注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01%~6%,国外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为5%。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本身的毒性作用都能刺激血管,造成损伤。临床上引起血管渗透性损伤的常用药物有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高渗溶液,如20%甘露醇、50%葡萄糖注射液等;抗肿瘤药,如氨甲喋呤、阿霉素等。当刺激性药物进入血管时,由于药物影响,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ICU作为临床重要的一线科室,随时面临患者的抢救,在抢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用到血管活性药液,高渗药物等抢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加大,均容易导致药物外渗的发生。
有文献表明,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老年患者发生药物外渗率高达10%。老年患者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血管变硬且管腔变窄,血液流动性降低,如果药物进入血管则可能使局部药物浓度升高,导致药物外渗。ICU意识清楚患者因对治疗过程不熟悉,产生焦躁心理,情绪波动较大,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差,导致穿刺时针头扎偏或穿透,在输液期间不遵医嘱,随意乱动或走动,造成针头移位,若再加上恶病质及皮下组织松弛,针头更易滑动而发生药物外渗。
在医护方面有研究表面:①医护人员的宣教工作不到位,会导致患者对药物外渗的危险意识薄弱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当患者输液时或者输液结束后,输液处局部出现红、肿、痛等不适时才发现发生药物外渗而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严重后果。护理人员年轻缺乏临床护理经验。②从事护理工作者的低年资护士,年轻的护理人员对于自己的工作缺乏计划性和责任性,在工作中容易导致错误频发。③另外医师未能给予危重患者留置深静脉管路,致外周静脉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及高渗药物也可能是原因之一。④在相同位置多次穿刺导致机械性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弹性降低,穿刺区域血管壁变薄,药物从血管壁薄弱处渗出,破坏血管的完整性,易发生药物外渗。

  • 添加微信,提供课题关键词,帮你找

猜你喜欢

热搜课题